尘嚣慢慢退去,从迷雾中出现一个人的身影来。
“射塌天?”李定国惊呼道。
“是李万庆!”曹变蛟看清了人,不自禁也喃喃道。
孙可望脸上露出笑意,朝曹变蛟说道:“还是我八大王厉害,这让李万庆出兵配合,他便出兵,哼哼,襄阳,你们就别想了!”
曹变蛟脸上露出担忧和紧张,他不知道李万庆到底站在谁那头,不止张献忠派人去传过话,朝廷也同样派人去传过话,可他谁也没应啊!
怎么现在又突然出现了呢?
难道眼下,他是因为看到襄阳有利可图,朝廷又是防备不利,所以前来分一杯羹吗?
孙可望心中激动,李定国却是不敢掉以轻心,他没有迎上去,而是当即戒备起来。
只见李万庆朝后一挥手,一队人马从队伍中疾驰朝城墙处而去,在流贼还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就见他们拔刀朝着自己劈来。
“射塌天!”
见到这一幕,孙可望终于知道李万庆是站在谁那头的了,当即大怒着朝他嘶吼过去。
李定国忙举刀指向李万庆,“射塌天,你如此,便是要同八大王为敌了?”
李万庆指挥着兵马站在城墙前,点了点头,“是啊,这襄阳老子今日罩定了,有本事就来呀!”
李定国神情冷肃,唇角紧紧抿着,看向李万庆和他身后的大军。
这一战,是输了。
有曹变蛟和李万庆在,今日攻不下襄阳,明日也攻不下,而再拖下去,卢象升的大军也要到了。
李定国抬头看向城墙,本以为唾手可得的城池,最后却因为李自成和李万庆这二人而无法拿下。
皇帝昏庸,朝廷混乱,这样的大明,还有什么好值得效力的。
就等着罢,等到鸟尽弓藏那一日,他们便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襄阳城外流贼的大军停止了攻城,后撤数百里之后安营扎寨,同时命人快马去通知张献忠,等待他的下一步安排布置。
孙可望和李定国一起退了回去,曹变蛟见李万庆站在城门处,打马朝他而去,离他十步远才停了下来。
“朝廷早已发了信让你前来,怎地拖了这么久?”
李万庆却是撇了撇嘴,朝曹变蛟身后瞧了一眼,问道:“李自成呢?他不是来了?人呢?”
曹变蛟哼了一声,也不再管李万庆拖延是无意还是故意,打马就朝城中而去,“你找他?你便在这里等着吧,估摸着也是快了!”
这里的消息传到张献忠那里,张献忠自然不会拖延战局,想必最快今日夜间,就能见他回转了吧。
李万庆闻言,拨转马头跟在曹变蛟身后,“我找他做甚?”
......
襄阳城外的战事没有影响到京师的早朝。
皇极门尚未开启,等候在门外的大臣却是看见几个小太监费力得搬了一个古怪的木头桌子来。
汤若望跟在小太监身后,口中不住说着“小心”,双手朝前伸着,一副掉下去他便马上可以接住的架势。
方逢年则站在边上,指挥着小太监将东西搬到门前,首辅刘宇亮本是站在最前,此时被一张桌子占了地方,脸上有些不满。
他本就不喜这些外来和尚,他们总有奇奇怪怪的东西和奇奇怪怪的道理,大明儒学才是正统,哪里能有他们说话的地方。
“刘首辅,我主保佑你!”汤若望见西琴好好得被放了下来,脸上也放了心,朝刘宇亮问了好,便站在一旁打量起众人来。
看着看着,倏地眼睛一亮,汤若望朝着不远处一个身影疾步走去,大声道:“宋大人,你怎么会在这里?”
汤若望尚且不知道宋应星入京的消息,更是不知他如今职位,眼下在皇极门外看到他,自是又惊又喜。
“我本来想过年去福建找你聊翻刻的事!”
众臣在旁边听着汤若望的话,忍不住有人就嗤笑了一声,好想让汤若望知道陛下要收版权费这事啊,届时汤若望的表情定然很精彩!
不过也有人觉得,就算陛下要收钱,汤若望也是不在乎,他们银子可多着呢,南边走船的那些商人,哪回不带回来许多白银。
“汤神甫,我已是将《天工开物》呈给了陛下,翻刻一事,还是等陛下旨意吧!”宋应星昨日听了皇帝的话,今日哪里敢擅作主张,只好说这事自己不管,他要想翻刻,就自己同皇帝说去。
汤若望点了点头,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其中有了曲折,笑着道了几声“好”。
时辰到,皇极门打开,汤若望忙走回到门前,指挥着小太监们再次将西琴搬起,朝皇极门内走去,最后指挥着放在了离御座近的地方。
皇极门听政可是在露天,效果比起在室内,可是差了许多,要是离皇帝远,说不定皇帝都听不到自己弹奏的声音。
不多片刻,皇极殿中就有了动静,众人忙肃静垂首站里,等着早朝的开始。
朱由检走到
第一百七十六章 献琴(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